“绿色低碳固废再利用导学团队”由景宏君教授领衔,现有导师15名,硕士生49名。该团队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鼓励指导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中国公路学会学术年会、陕西省交通强国试点成果交流大会、陕西交通创新创优大会等学术交流会议来拓宽学生视野,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固废综合利用”主题实践与科研活动,走出校园,深入生产一线,在实践中极大地培养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中心聚焦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开展以下三方面研发工作:一是以服务各等级道路、服务煤矿和非煤矿山,实现道路工程环境友好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研发可循环高性能筑路材料、道路快速修复材料和技术;二是针对不同地区特殊土体性质,提供整套不良地基和高危边坡稳定性评价、处治方法、加固技术、检测技术;针对公路工程隧道、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矿山巷道等特殊地质,提供灾害超前预报,提出适宜的灾害防治措施和方法;三是面向西部地区和复杂矿区,研制耐损耐污型交通安全设施,提供交通路网规划、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交通应急预案、交通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咨询、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定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120余项科研项目,年均经费到账1100余万元,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软件专著)近百项。
展望未来,中心将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平台,大力提升该研究中心在我省季节性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其防治的科研与创新水平及创新型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促进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应用,多措并举,历练个体创新能力,强化团队创新合力,形成良好示范,激励我校人才队伍建设与持续性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撰写:崔志林 审核:尚长春 编辑:王秋莎